佛历:
日历:

首页

归元讲堂丨弘文法师开示《佛教基础知识》第九讲

作者:      来源:      日期:【2025-03-26 10:11:51】
  3月15日上午9时30分,弘文法师在“归元讲堂”开示《佛教基础知识》第九讲。
  讲堂伊始,弘文法师带领信众回顾了上一讲的主要内容,紧接着开示了什么是“法”。
  所谓法者,梵语达磨,译云法,轨持义。
  轨谓轨范,能生物解:持谓任持,不舍自相。合此任持自性轨范物解两义,即名为法。此法,概括宇宙一切事物。
  佛法之法,指佛所觉悟之真理,不舍悲愿,以世俗言说,显示自内证的如实义,宣示世间一切有情的善巧教法,这种教法可为众生轨则而成正觉,所以名为法。
  法者,道理义。于佛法中有四种:教、理、行、果。
  教法,指佛说能破无明烦恼之名句文声以及形之所示的种种施设,亦即三藏十二部的教典。
  理法,一切教法所诠之义理,能阐述宇宙人生之真相。
  行法,依理法起戒定慧诸行。
  果法,修行满足所证之圣果。 
  如来一代教法,不出此教理行果四法。因法显理,依理起行,由行克果,四法收之,无不尽者。
  所谓信解行证,即与此四法相对而言。信者,信顺佛之教法;解者,解悟其义理;行者,依教理起修行;证者,依修行证悟圣果。常略云解行相资,解者知解,行者修行,与世所谓学理与实践相近。
  然于佛典中诸多法门,若就对治而言,则有无量,就修持总纲说,只有戒定慧三学。戒者戒律,防非止恶;定者禅定,静虑澄心;慧者智慧,研真断惑。依戒资定,依定发慧,依慧断除妄惑,显发真理。因位修学,不过此三。佛学简言即三学。
  佛学中的种种言论,无非说明知解与行持,此二者不可截然隔别,所谓知则行立,依解起行,行不盲目,有行又反验解。则是:“有教无观则罔,有观无教则殆。” 经云:“听闻正法,如理作意,法随法行”,又云:“从闻思修入三摩地”。
  讲堂中,弘文法师还为信众介绍了“三藏典籍”“闻思修”“十二部经”。
  佛陀涅槃后,弟子们为了保存佛陀的教法,经过几次的结集整理后,将教法分为经藏(佛陀所说的经典)、律藏(佛陀所制的戒)、论藏(佛弟子对经的解释),称为三藏典籍,是为佛教圣典的三种分类。
  “闻思修”又作三慧,即“闻慧、思慧、修慧”,是修学佛法的三大次第,佛法修行的常规流程。闻,谓听闻佛法,包括研读佛典、听讲经说法等,由此可知晓佛法,得“闻慧”。次则由闻而思,思,对所闻法思索理解,由此得“思慧”。次则依思慧而修行,由修行证得“修慧”,以修慧断尽烦恼,证得道果。由闻而思,由思而修,由修而证,乃修学通途。
  “十二部经”是根据经、律、论三藏的内容分成十二大类。分别称为:长行、重颂、孤起、因缘、本生、本事、未曾有、记别、譬喻、论议、无问自说、方广。
  讲座结束,弘文法师领众回向,信众起身合掌,感恩法师精彩开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