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|
3月1日上午9时30分,真容法师在“归元讲堂”开示《禅宗知识》第二十五讲。
在本次开示中,真容法师主要对二祖慧可禅师进行了一部分的介绍。二祖慧可禅师(公元487~593年),又名僧可,俗姓姬,名光,号神光,河南郑州汜水镇人。

其父名寂,在慧可出生之前,每每担心无子,心想:“我家崇善,岂令无子?”于是便天天祈求诸佛菩萨保佑,希望能生个儿子,继承祖业。就这样虔诚地祈祷,终于有一天黄昏,感应到佛光满室,不久慧可的母亲便怀孕了。为了感念佛恩,慧可出生后,父母便给他起名为“光”。
慧可禅师自幼志气不凡,为人旷达,博闻强记,广涉儒书,尤精《诗》《易》,喜欢山水,对家业不感兴趣。后来接触到了佛教典籍,便被深深地吸引,产生了出家的念头。父母见其志气不可改移,便允许他出家。于是他来到洛阳龙门香山,跟随宝静禅师学佛,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。此后慧可禅师遍访名山名寺,寻师访道,学习参禅、大小乘佛教的教义。

参禅是一种生活,修行是一种生活,它是一种平常心,它不是一种特殊的现象。所以修行人,修的就是平常心,修行就是日用事,修行就要在平常心当中、在日用事当中体现出来。修行人的一念之心,一举一动,都要放到身口意三业的实践上来。身口意三业的实践就是我们的日用事,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。经过多年的学习,慧可禅师虽然对经教有了充分的认识,但是个人的生死大事对他来说仍然没有底。
三十二岁那年,慧可禅师又回到香山,放弃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文字知见的做法,开始实修。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打坐,希望能够借禅定的力量解决生死问题。
讲座结束,真容法师领众回向,百余信众起身合掌,感恩法师精彩开示。